3、強微菌劑+立體生物法維護養殖場氧化塘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成本
⑴ 潑灑“景觀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劑”的方法(注意下面的兩種方法是二選一,不是指同時使用)
【天天潑灑的用法用量】:
天天使用“景觀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劑”,效果好于一周使用一次;
① 每天用一次,用量為100克/畝/天。
② 用法:用塘水浸泡攪勻后,直接潑灑,為了方便操作,可用PVC管導流到增氧機后端讓期自動流動到整個氧化塘;
為了效果更好,也可以用產品等量的紅糖,加20倍水浸泡活化5小時以上再潑灑;若能用一個曝氣頭,充氣活化,則效果更好;
【或每周潑灑一次的用法用量】:
① 固定在每周同一天潑灑,每周一次,一次用量為1000克/畝/周;
② 用法:用塘水浸泡攪勻后,直接潑灑,為了方便操作,可用PVC管導流到增氧機后端讓期自動流動到整個氧化塘;
為了效果更好,也可以用產品等量的紅糖,加20倍水浸泡活化5小時以上再潑灑;若能用一個曝氣頭,充氣活化,則效果更好;
.JPG)
⑵ 增氧機的開啟
每天開啟時間為8小時左右,可設置為中午后3小時 + 夜間0點到早上5點共5小時;
增氧機的配置如前所述:用射流式增氧機或葉輪式增氧機,平均每畝的功率配置為1.5~2.5千瓦/畝,例如10畝的氧化塘,可以用5臺4千瓦的射流式增氧機,或6~7臺3千瓦的葉輪式增氧機;
若是用射流式增氧機,則安裝時,要讓射流式增氧機布置的射流方向為同一方向,例如都是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布;它的增氧是射流式的;
若是用葉輪式增氧機,則盡量布置在氧化塘的中間位置;它的增氧是發散式的;
.JPG)
⑶ 其他生態配合措施
① 套養魚類:氨氮下降到4以內時,可以考慮每畝投放200~300條左右的鰱魚、鳙魚、鯽魚、草魚、鯉魚等四大家魚配合。
② 種植水生植物 :用竹竿圍種1/3~1/10水面以內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蘆,狐尾藻,美人蕉等等),并注意收割植物和收獲魚類。
有條件的,亦可以采用人工浮島技術種植挺水植物,美化環境;
③ 若池塘起藍藻和濃綠藻時,可以用“強微景觀湖生態藍藻清”1~4公斤/畝 + “液態發酵碳肥”25~50公斤/畝(或“固態發酵碳肥”10~20公斤/畝),處理幾次即可;
.jpg)
⑷ 使用效果
① 潑灑“景觀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劑”最顯著的效果是迅速減少空氣中臭味;減少周邊居民投訴;
② 長期堅持使用,底質很干爽干凈,不容易反彈反復;幫助您清淤清除有機黑臭泥底;
③ 堅持使用,可徹底消除臭味,維護良好的藻相水色,建議處理后期養殖魚類,并用竹竿圍種水生植物如水葫蘆或狐尾藻等,形成良性生態平衡,達到畜牧養殖污水排放標準要求;
④ 最終達到低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要求,由于氧化塘往往直接連通小河道,一般河道的水質要求基本要達到IV類要求,最低也不得小于V類水質要求;
⑸ 冬天的處理方案
冬天可以不用菌劑,冬天的水溫在15度以下時,微生物的作用非常微弱,所以也沒有必要使用,根據我們的經驗,通過其他時間(春夏秋季)的微生物處理,氧化塘的水質已得到顯著的改善,從而具有在冬天吸納養殖糞污的能力,即使冬天3個月不作任何處理,也能無臭無味,水色清爽地渡過冬天的;

⑹“預處理+氧化塘”模式正常年轉行成本
以1個存欄1000頭豬的豬場,用一個10畝的三級氧化塘來維護處理(最好前面還有預處理)為例來計算:
① 平時維護這個10畝氧化塘的成本為:
每天增氧機電費大概在100元/天左右,人工攤入50元/天;
強微的產品100元/天(每畝用“景觀湖河道污泥垃圾菌劑”100克/畝/天,10畝就是1000克/畝/天)
以上一共250元/天左右;
南方一年當中只有4月份~10月份共7個月才用,一年運轉成本5.25萬元;
冬天因為水溫低,用菌效果不明顯,所以只能靠夏天處理出來的吸納空間,來自然吸納,來年4~5月份時,加大劑量再處理60天來恢復生態吸納功能;
② 進入10畝氧化塘之前的預處理運行成本
預處理是指:干濕分離-初沉池(或一級氧化塘)-曝氣池(或二級氧化塘)-二沉池或終沉池;預處理方案見本書前一章:
預處理年成本大概在1.75萬元左右
③ 則一個存欄1000頭豬采用“預處理+氧化塘”模式的年運行成本為7萬元/年
把前面的⑴+⑵兩項運行成本相加,一年用這種“預處理+氧化塘“的模式的運行成本為7萬元左右,以年出欄3000頭豬為準,則平均每頭豬攤的成本為23.33元/頭豬;
實際上“預處理+氧化塘”模式,充分利用了自然地勢優勢,節省了污水工程的投資,但單位運行成本略高(元/頭),適用于中小型豬場;
如果是大型如3萬頭以上豬場,則一次性投資“集污井+干濕分離+沼氣發酵設施(UASB或CSTR)+污水處理工程(A/O或SBR)→達標排放→或人工濕地可再進氧化塘”的模式,反而是單位運行成本(元/頭)更低。

一些豬場氧化塘后面還設置人工濕地,這是狐尾藻種植濕地
.jpg)
某豬場糞污處理工程(非氧化塘模式)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