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豬低體溫癥的治療
1.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禾埠畜牧獸醫站;2.吉安市畜牧獸醫局動物保健服務中心
作者:周蘭芳、肖倫征、徐慧中
體溫是機體內正邪搏擊,機能盛衰的輸出信息。體溫低下是指體溫低于常溫,一般視為寒虛之癥,是豬體內機能衰弱的表現。臨床獸醫視其為危急難治之癥,則往往斷為不治之癥而放棄治療。
雖然豬體脂肪層較厚,但諸多因素能令其體溫低下,在臨床上筆者常有所遇。只要通過細微觀察,具體分析,同時按如下操作:
① 應用強心藥物增強血液循環而促其體溫回升;
② 配合使用維生素、能量補劑(ATP、葡萄糖、紅糖);
③ 健胃助消化藥物;
④ 抗菌素控制其他感染;
⑤ 加強飼養管理;
往往能轉危為安,屢獲奇效,F將有關資料整理如下供同仁參考。
1.典型病例
2007年2月6日,吉安市河東鄉向陽村周XX求診。主訴:家中一窩脫奶仔豬,今早突然死亡1頭,其余12頭拒食。癥見:仔豬擁擠在墊草上,毛亂,消瘦。逐頭測體溫,僅1頭為37℃,10頭為36℃-36.5℃,另1頭因體溫低于35℃,借用畜主的浸種測水溫的溫度計測出其體溫為34.5℃。
豬只體表均未見異狀,糞便正常。
剖解死豬,未見明顯病變。
查閱防疫記錄,已在1月13日接種豬瘟、副傷寒疫苗。經再三詢問畜主,得知畜主近期忙于辦年貨,依賴小孩飼喂,時值寒冬臘月,饑多飽少。
綜合上述情況,診斷為重度營養不良引起的體溫低下。
2.治療
① 立即為每頭仔豬腹腔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10ml;
② 肌注安鈉咖1ml,肌注Vc3ml。
③ 為了防止其他感染,每頭仔豬肌注混懸青霉素20萬單位。
④ 囑畜主加強營養,飼喂溫熱稀飯,加少許食鹽或紅糖,保持欄舍干燥,注意做好保暖。
二診:仔豬精神好轉,開始進食,體溫均升至38℃以上。為了鞏固療效,重復用藥一次。后隨訪12頭仔豬無一死亡,均愈。
同時建議在飼料中添加5%的活力99保健液(仔豬一般一天喂100克保健液),具有顯著的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在密封條件較好時,喂了保健液的豬只,往往散開睡覺,不象其他豬場中那樣擠堆在一起睡覺,這是非常少見的,也是保健液增強了代謝循環,增強體質的原因之一。
3.討論與小結
3.1.豬的正常體溫為38℃~39.2℃。
筆者在多年獸醫臨床實踐上,通過長期記錄醫案,爾后整理得出:在不捉捕的情況下測得豬的正常體溫在38℃-39.2℃之間(直腸內測定)。這與某些教科書上的38℃-39.5℃或38℃-40℃有些差異。
3.2.豬的體溫測量最低線可低于35℃。
獸醫學上公認的體溫測量最低線為35℃,故體溫表上最低度數為35℃。
體溫降于35℃以下時,稱為低體溫癥。豬體溫低下在臨床上屢見不鮮,可是本文病例中有1頭仔豬降低到34.5℃,已低于獸醫學上公認的體溫測量最低線,筆者從事獸醫工作多年僅見此例低體溫癥并經治療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這種必死無疑卻未死的低體溫癥屬罕見,筆者手頭上現有的文獻資料中均不曾見過報道及記載,建議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為防治本病作出新的貢獻。
2.3.豬體溫低下的后果嚴重。
豬體溫低下主要見于高度衰竭、休克、嚴重腦病、中毒、嚴重貧血、急性大出血、內臟破裂,重度營養不良、頻繁下痢、嘔吐、拉稀等。
持續體溫低下是病重的癥狀,已進入瀕死期,若伴有發紺、末梢冷厥、沉郁昏迷、心跳微弱表示預后不良,有可能臨即死亡。一旦出現體溫低下,按前述及時針對性施治搶救,采取綜合措施,方可有望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