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床由于基本照顧到了豬的生理心理福利,玩耍和運動量也大一些,應激少很多,所以,減少了大量的內源性病原體疾病的發生,建議一般細菌性疫苗不要打,病毒性疫苗只建議打豬瘟、偽狂犬、細小、乙腦四種疫苗,其他疫苗,如口蹄疫等則根據當地的疫情和防疫站的建議進行選擇性地免疫。
要清楚,人工疫苗和人工免疫是一把雙刃劍,在免疫的同時,也可能反而觸發疾病,至今一些豬場在打不打藍耳疫苗問題上左右為難,一打就出事,不打又不放心。有條件的,可以根據檢測卡檢測豬體抗體情況,進行選擇性地打疫苗。
口蹄疫苗應激反應大,如果不是當地有疫情史,可以免去,而把其他疫苗的免疫時間往前移?谔阋唠m然是國家強制性免疫苗,但口蹄疫毒株種類型較多,血清型復雜,口蹄疫問題仍然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除了通過生物安全的手段外,還沒有一個穩妥的方法可以將該病從豬場中驅除出去,多年實踐證明,滅活疫苗的作用往往是滯后的,甚至是無效的,使用滅活疫苗的確沒有太多安全隱患,至少不存在散毒的危險,但滅活疫苗只能刺激機體產生較弱的體液免疫反應,作用有限,或者說無作用。
口蹄疫與藍耳疫苗一樣,病毒血清型復雜多樣,變異性強,疫苗質量很不穩定,是一把非常危險的雙刃劍,打與不打很難取舍,特別是后者,往往一打就流產死胎,讓人無所適從。所以建議,除非有疫情,除非能得到質量有保障的疫苗產品,不然就不打,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來控制它們。
產前1~1.5個月再接種偽狂犬病疫苗1次,此期間還可根據本場情況,或根據當地的細菌性疾病疫情情況,選擇安排奶豬或仔豬多發病的疫苗,如傳染性胃腸炎疫苗、紅痢疫苗、喘氣病疫苗,副豬嗜血桿菌疫苗、鏈球菌疫苗等,以減少商品豬免疫病種。
后備公豬免疫譜與免疫程序同后備母豬,以后每隔半年接種1次豬瘟疫苗、偽狂犬病疫苗;每隔4個月接種1次口蹄疫疫苗;如有必要,則每年蚊蟲活動前1個月接種乙型腦炎疫苗。
以上非必須免疫譜,只是推薦免疫譜,你可以根據本場情況進行修改選擇,例如一些免疫疫苗,可以放到母豬產前進行母豬免疫,后代通過母乳獲得母源抗體,當然,通過母源抗體來獲得的免疫譜,是指28日齡內容易發生的疾病才選擇打母豬,如紅痢,副傷寒,傳染性胃腸炎疫苗等,副豬嗜血桿菌也可以。
萬一免疫程序發生沖突,非必須免疫必須讓步,以保證必須免疫的完成,也可以將免疫程序稍做微調,應無大礙。例如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與豬瘟疫苗沖突,在已接種喘氣病疫苗的豬群,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必須推遲1周接種,以下接種的疫苗應順次推遲1周;在未接種喘氣病疫苗,傳染性胸膜肺炎特別嚴重的的豬群,可將豬瘟疫苗提前到21~25日齡接種,劑量為6頭份/頭,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種時間不變。
正確選擇疫苗。 疫苗品種繁多,正確選擇很重要。仔豬首免不要用脾淋苗,應用細胞苗。喘氣病苗有國產胸腔注射的活苗,也有進口的滅活苗,其效果不分上下,但國產苗價廉。最好不用進口的偽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和藍耳病疫苗,因為易引發疫病流行。同一豬場切忌先后使用同一病種的兩種不同的基因缺失苗。
母豬與公豬的驅蟲建議一年四次,進行集體驅蟲處理,因為大多數驅蟲藥物一般只能殺死成蟲和幼蟲,對蟲卵作用較小,而蟲卵從孵化到有危害的蟲體,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建議3個月左右驅蟲一次,注意要集體驅蟲。
仔豬與育肥豬的驅蟲,可定于60~80日齡進行驅蟲一次即可,因為一般情況下,再飼養80~100天即可以出欄了,如果飼養周期比較長的養殖戶,則可以適當延后進行驅蟲。注意也要集體驅蟲處理,最好與母豬公豬驅蟲同時進行。
目前的豬病,多呈現出免疫抑制型疾病,因為免疫抑制的原因,往往又造成多病原體混合感染,病癥非典型化等,造成防治的困難,其中很多豬場往往在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藥物治療后,效果并不明顯,最終卻發現是飼料發霉的原因。
我國目前的玉米質量,基本上沒有生物安全可言,玉米赤霉烯酮等霉菌毒素的存在是一種常態,霉變的飼料直接抑制豬的免疫系統,造成免疫抑制,加上應激,造成豬只發病多,病難治,我們一般無法從肉眼觀察發現飼料的霉變現象,(如果肉眼能發現霉變,則基本上已經晚了),所以,在飼料中添加高效低毒脫霉劑,應該成為一種常態。
蚊蠅至少可以直接傳播的疾病就有:附紅細胞體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弓形體病、藍耳病、乙腦病毒病……等,每年蚊蠅猖獗季節:蠅蛆凈(1%環丙氨嗪)500-1000克/噸料,每月連續使用七天,這種藥物副作用極小。
2.1. 使用藥物預防細菌性疾病的必要性
我國各豬場目前因各種原因,特別是應激引發的無名高熱綜合癥,有愈演愈烈的跡象,一旦發病,往往繼發各種細菌性感染,而且呈現出混合感染的特征,目前單一的病原體感染已不多見,往往是病毒搭臺,細菌性病原體唱戲的多,或者說病毒帶頭,病菌致死。
臨床發病中,以:藍耳病毒與圓環病毒2型混合感染、藍耳病毒與豬瘟病毒混感、豬瘟病毒與圓環病毒2型混感為多見;少數豬場也有存在藍耳病毒與偽狂犬病毒或與流感病毒、豬瘟病毒與偽狂犬病毒混感;
繼發性細菌感染多為:副豬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豬鏈球菌、附紅細胞體感染,其次為:多殺性巴氏桿菌(豬肺疫)、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弓形體、及寄生蟲感染等,一頭病豬至少存在3種或3種以上的病毒或病細菌感染。
我們認為,在預防豬病措施中,應該以預防為主,但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打防疫針上,不能將預防的理念全部放在疫苗免疫上,而實際上,疫苗免疫是風險大,回報低的手段;生長育肥豬短短的一生只有不到6個月的生命,一般情況下只有168天左右,官方推薦的免疫疫苗多達16種,如果再加上衣原體疫苗、布氏桿菌疫苗、副豬嗜血桿菌菌苗、產氣莢膜梭菌疫苗等等,則超過了20多種,對育肥豬來說,相當于平均8天接種一次,這還不包括加強免疫的次數,如此看來,豬是不可能承受得了的,也是完全沒有必要全部免疫的。
如果只看到疫苗防病的一面,那么就會將免疫接種看成是防病的唯一手段。其實,在保證最大效益的前提下盡量少接種疫苗是養豬場的最佳選擇。因為每接種一種疫苗,會在豬體內產生成千上萬克隆系列,其中大部分克隆系列是不能抗病的,用于這些克隆系列的蛋白質等營養無異于浪費;同時,疫苗接種產生的應激可以持續幾天,特別是那些油劑疫苗應激時間更長。這應激期間的損失不好量化,但養豬人心中都有察覺。比較通過免疫接種預防疫病和不用疫苗、通過改善環境、合理用藥預防疾病,二者得失,就顯而易見了。
實際上很多病原體都是養豬中的常在菌,只要有豬的地方,它們都存在,只是處于一種隱而不發的局面下,由于豬—病原微生物一直在相互對抗和相互適應中不斷進化,現代多數病原微生物都可以與豬群最終共處穩定(也叫和平共處),這此病原體也叫條件致病菌,如大腸桿菌、副豬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嗜血支原體(附紅)、巴氏桿菌(豬肺疫)、鏈球菌等都是條件致病菌,常常存在于豬體內,也叫內源性感染菌,這些病原體都是養豬中常見的病例,如果都進行免疫接種,也是不現實的,
看來,保證這些條件致病菌隱而不發的狀態,是我們必須做的主要工作,這就要靠加強飼料管理,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消毒),環境微生態管理(常噴霧活力99保健液)、還有就是下面要介紹的藥物預防,是比較關鍵的一環。
2.2 用藥原則:
① 選用無耐藥性、無免疫抑制的藥物抗生素防治繼發性細菌感染,盡量選用中草藥來預防疾病,如清開靈粉、黃芪多糖粉、魚腥草粉、大青葉粉、穿心蓮粉、板藍根粉、柴胡、雙黃蓮………,這些中草藥副作用小,可以用于預防用藥;
② 要選用能調節動物免疫功能的藥物,如增強動物免疫力(非特異性免疫力),調理動物機體內各器官的機能,有效激活細胞再生系統的藥物;下面將用到很多細胞因子產品,它們主要是動物免疫系統補體系統中的藥物,如干擾素、轉移肽(轉移因子)、白細胞介素-4、排疫肽等產品,就是這種增強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藥物,無副作用等,用于預防很好。
③ 選用具有抗病毒、抗細菌、衣原體、支原體、螺旋體、立克次氏體及真菌等的藥物;
無名高熱病中常常繼發性感染的病原體如上述,這些病原體經我們研究,絕大多數對以下高效抗生素是敏感的,如:
泰拉菌素(可以使用上海進口的美國輝瑞有限公司的產品:瑞可新)、頭孢拉定、頭孢噻呋鈉、泰樂菌素、支原凈(針對喘氣。、頭孢噻肟、氟苯尼考(但氟苯尼考有免疫抑制作用,不可多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針對有腦膜炎等神經癥狀時、以及有弓形體感染癥狀時使用)、頭孢喹諾(施美芬)、進口愛樂新(喘氣病和增生性腸炎或回腸炎,拉水泥樣糞便)等高度敏感。臨床上一旦發病,可以首選上述藥物注射治療。
強力霉素、林可霉素、氟喹喏酮類中度敏感。
而對卡那霉素、新霉素、鏈霉素、青霉素、環丙沙星、四環素等不敏感。
④ 同時,選用抗應激藥物的使用。如飲水中使用電解多維、小蘇打粉、黃芪多糖、葡萄糖、排疫肽等,特別是使用于斷奶仔豬階段。
⑤ 中西藥結合效果更佳;
⑥ 在平時的喂養當中,適當使用活力99保健液,如飼料中添加5-10%,可以起到顯著的促進免疫力的作用,對治療有相當的幫助。
⑦ 治療中注意配合對癥治療,如氣喘咳嗽嚴重者可肌注冰蟾熊膽注射液或炎康等;止咳平喘可用麻黃堿或氨茶堿等;強心可用強爾心或安那加等;手腳嘴發冷可用尼可剎米注射液;消炎抗休克等用地塞米松、抽搐及腦膜炎神經癥狀等鎮靜用氯丙嗪注射液,每公斤體重0.5-1毫克,每日1-2次,等。
同時注意:發病豬初期身體發熱,高溫,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不要盲目地注射退熱藥物,如氨基比林、安乃近等,退熱藥物使病豬體溫下降過快,可引發應激而造成豬只突然死亡;同時,退熱藥物也能降低豬體自身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影響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致使豬疫病出現反復,反復一次病情更加嚴重一次,因為退熱藥對病原體毫無作用,只要病原體未消除,疫病仍然存在。所以,除非高燒歷害,一般慎重考慮注射退熱藥。
⑧ 下面方案中用到的藥物產地和公司名稱:
大連三儀集團公司:公司地址:大連市甘井子區營旭路9號 公司總機:0411-66886298,產品主要為細胞因子產品:干擾素(干擾肽)、轉移因子、倍康肽(白細胞介素-4)、喘速治(泰樂菌素、強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擾素和排疫肽)、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細胞因子)、排疫肽(血漿蛋白粉,含IgG、IgA、IgE、IgM、IgD)、倍。庖吆颂呛怂幔
美國輝瑞(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市南京西路1168號中信泰富廣場36層,電話021-52925911,產品為瑞可新(加強型泰拉菌素),出現高熱癥狀時,可直接注射此藥(配合中草藥注射液和細胞因子藥物注射液)。
伊科拜克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上海長壽路1118號悅達國際大廈A座21B,電話021-52376380,產品為愛樂新,治療和控制喘氣病、無名高熱和夏季回腸炎(頑固腹瀉)。
上海諾華動物保健有限公司:上海市長樂路989號世紀商貿廣場1601室,電話021-54035050 ,產品為枝原凈(延胡索酸泰妙菌素)
2.3 預防用藥療程和用藥時間段
喂藥的時間,可以制定為每月的頭一個星期,連喂七天。
另外,斷奶仔豬作為一個特定群體,在斷奶前10也進行連續15天的藥物預防。
另外,母豬產前產后一周,作為一特定群體,也進行藥物預防。
2.4 預防無名高熱病的用藥方案(藥物預防)
預防方案,由于不是發病狀態,所以,只需要使用模式:細胞因子免疫增強劑(即動物免疫系統中補體系統中的免疫因子物質:干擾素、轉移因子、排疫肽、白細胞介素等等)+抗生素藥物+抗病毒藥物如中草藥制劑(黃芪多糖、魚腥草、板藍根、清開靈、柴胡……)+保健抗應激用藥如電解多維、葡萄糖、氨基酸、或活力99保健液等。大豬階段甚至不用抗生素作預防。
⑴ 斷奶仔豬藥物預防方案(共3個方案)
① 每噸飼料中添加頭孢拉定粉100克,溶菌酶160克,板蘭根粉2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② 每噸飼料中添加喘速治(含泰樂菌素、強力霉素、包被干擾素、排疫肽)500克、黃芪多糖1000克、板藍根粉3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③ 每噸飼料中添加80%支原凈150克(或愛樂新80克)、強力霉素180克、轉移肽(含包被的轉移因子)500克、黃芪多糖1000克、柴胡粉3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仔豬斷奶前10天使用,可有效地增強免疫力、控制斷奶應激,防止誘發病毒混合感染與繼發性細菌感染。仔豬飲水中再添加電解多維、黃芪多糖、小蘇打粉、葡萄糖等預防應激。
⑵ 保育豬的藥物預防方案(共3個方案)
① 每噸飼料中添加清開靈粉2000克、轉移肽500克、溶菌酶5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② 每噸飼料中添加氟康王500克、干擾素600克、板藍根粉4000克、黃芪多糖2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③ 每噸飼料添加高熱抗體康3包、干擾素600克、轉移因子500克、黃芪多糖粉2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活力99保健液,混喂7天。
仔豬斷奶即用,同時配合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葡萄糖粉+排疫肽+小蘇打粉,飲用7天,可以有效防止高熱病的發生。
⑶ 后備種豬與育肥豬的預防方案(共3個方案)
① 每噸飼料中添加喘速治600克、柴胡粉4000克、魚腥草粉4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10%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② 每噸飼料中添加氟康王500克、抗菌肽200克、穿心蓮粉4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10%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③ 每噸飼料中添加利高霉素800克、阿莫西林200克、干擾肽(包被的干擾素)1000克、轉移肽500克、大青葉粉3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10%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在疫區或疫情來臨前,每月保健2次,間隔7天以上,直到配種或出欄,夏秋季節高發病期間,使用效果良好。
⑷ 生產用種豬的藥物預防方案
① 每噸飼料添加清開靈粉2000克、干擾肽(包被的干擾素)1000克、轉移肽(轉移因子)600克、溶菌酶6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10%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② 每噸飼料中添加抗菌肽200克、排疫肽(血漿蛋白粉)400克、5%愛樂新800克、板藍根粉4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10%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③ 每噸飼料中添加高熱抗體康3包、干擾肽1000克、黃芪多糖粉1000克、有條件的用戶,飼料中添加5~10%活力99保健液,混合飼喂7天。
平均每月保健1次,高熱癥多發期每月保健2次,妊娠母豬使用非常安全,效果良好。
三、
外購進的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9.1.1 外購進后備母豬的隔離飼養管理
如果是外購進來的后備母豬,則建議在隔離舍(注:隔離舍由于經常用于外購后備母豬的隔離飼養,所以欄內的微生物菌群處于不穩定狀態,毒株也不穩定,隔離舍不是發酵床模式,且要遠離發酵床飼養場的欄舍)進行觀察飼養。主要是防止將疾病和寄生蟲帶入活力發酵床中。
外購后備母豬建議在隔離舍飼養6周(一個半月)以上,進行觀察(行動能力、糞便情況,精神狀態,吃料情況,呼吸情況等);同時進行免疫和驅蟲。
第一、二周進行減少應激的準備工作,如添加電解或免疫多維于飼料中,飼料使用后備母豬料標準配制或購買商品料,不能使用生長肥育豬料,180日齡前自由采食,180日齡后,適當限飼,以保持體況,不肥不瘦,日喂量2.5千克。后備母豬6月齡是性發育的關鍵時期,飼料中應注意添加維生素E、胡蘿卜素、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欄舍中經常使用活力99保健液兌水50倍進行噴霧,營造一個充滿益微生物的環境。
然后進行免疫接種,免疫程序見前述,(豬瘟/偽狂犬,乙腦/細小病毒,口蹄疫等其他疫苗視情況決定是否免疫),同時進行驅蟲處理;第三、五周,進入適應期,將原有豬群的母豬并入后備母豬欄,同時也可以取本場母豬舍發酵床中的部分老墊料,放入隔離舍中(進行微生物環境適應),或將胎衣浸水24小時后,喂后備母豬,以使后備母豬通過自然接種,來對原有豬群的病原微生物產生天然免疫;一切觀察正常后,然后才能進入配種舍的后備母豬欄(此時為發酵床飼養)中進行飼養。
后備母豬快進入發情期時,如7~8月齡時,飼料最好選擇哺乳母豬料的標準來喂,以利于催情,促進卵成熟,配種前2周,實行增料,達到3~3.5千克/天,配種后,恢復2.5千克/天,配種后才用妊娠母豬料。
9.1.2 后備母豬要進行調教
建立人與豬的和睦關系,飼養員平時工作時,如飼喂時進行口令和觸摸等親和訓練,而不能隨意打罵它們。這樣母豬愿意接近人,便于以后配種、接產、哺乳、打針等操作管理,同時可以減少應激。維持活力發酵床墊料表面的不揚塵,如果溫度稍高,可以在噴霧補水時調教母豬或幫助母豬洗澡。
9.1.3 后備母豬必須常接觸公豬——進行初情誘導
后備母豬經隔離期后,趕入配種舍的后備母豬欄(發酵床欄)中進行飼養,穩定后,可以把公豬趕入進行初情誘導。
如10月齡左右的小公豬,性欲旺盛,肢蹄結實,后備母豬發酵床欄(15平方米左右的發酵床)中每群5~6頭,每次接觸15分鐘后,后備母豬欄與小公豬欄應保持一定的距離,每天可進行兩次誘導,后備母豬飼喂量建議每頭2.5~3千克/天.頭,每天檢查發情情況,并作好記錄。
后備母豬160~180日齡就可以進行試情。將其趕到公豬欄進行試情誘導。
9.1.4 后備母豬免疫接種和驅蟲
后備母豬配種前40~50日齡接種“豬瘟/偽狂犬疫苗”,隔20天加強免疫一次;配種前30天視當地疫情考慮接種口蹄疫苗;配種前20~30天接種乙腦/細小病毒疫苗,隔15天加強免疫一次。注意如果是經產母豬,則不需要加強免疫。
也就是說:豬瘟、偽狂犬、乙腦、細小病毒,需要接種。再根據當地疫情,選擇性地進行其他免疫接種。
驅蟲處理:母豬配種前用阿維菌素驅蟲粉或伊維菌素驅蟲粉(如動物體內外殺蟲王)驅蟲1次。公豬每年至少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驅蟲4次,交替使用,注意驅蟲必須本場所有種豬同時進行,懷孕期母豬除外。
9.1.5 適時配種
對于外三元豬的適時配種日齡為大于210日齡,體重120~130千克,P2點(胸腰、腰薦結合處離背中線)背膘厚:16~18毫米(3~4分膘情,膘情的意思是牲畜生長的肥壯情況);第二情期以上才能進行配種(這是因為母豬第一情期,即初情期的卵子發育不完全所至)
本地土豬的配種年齡更早些,為6~7月齡,體重為60-70公斤即可。
注意經驗用語:就母豬年齡來說,應按“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的原則進行配種:即母豬在發情開始后19-30小時配種最適宜或者用手按壓母豬背部,而母豬呆立不動后的15-20小時交配受胎率最高。由于母豬品種、年齡不同,發情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一般來說,老母豬發情持續時間短,應提早配種;青年母豬發情持續時間長,配種時間稍推遲;中年母豬處于中間,所以要掌握“老配早、小配遲、不老不小配中間”的原則。
進入配種階段后,讓后備母豬、斷奶空懷母豬自由采食,每頭每天3~3.5千克飼料,提高膘情(3~4分膘情),有助于發情,并可增加排卵數量。
該階段的飼養管理要點:發情(試情)觀察,和組織配種,減少斷奶到配種的時間間隔,減少無效生產天數。
發現母豬出現靜立反射立即配種(因為我們所看到的母豬靜立反射不一定是第一時間出現的),原則上即上午發現靜立反射,當天上午配種一次、下午配種一次;下午發現靜立反射,當天下午配種一次、第二天早上配種一次、下午再配種一次。
人工授精的精子活力必須在0.7以上,每頭份精液80毫升、有效精子數30億個。這樣配種分娩率可以達到88%以上。
四、 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9.1.6 妊娠階段的管理
管理要點:一是做好妊娠鑒定;二是防止死胎流產;三是調整好種豬膘情;
母豬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18~25天左右)。配種后18—25天注意觀察已配母豬的發情情況,如果母豬外陰紅腫,流透明黏液,并有求偶跡象,則說明母豬已返情;否則為受孕。這很重要,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返情,則浪費母豬飼料。
妊娠母豬的胚胎有三個死亡高峰期:即附植期、21天左右、50—60天左右。配種后1—9天受精卵在子宮內處于游離狀態,第9天受精卵開始著床附植,直到第18天結束,在該階段母豬應該飼喂低能、優質無霉變的飼料(發酵啤酒糟、發酵豆渣都可以),喂量應該控制在1.8~2.2千克之間(干料重量,喂量過多或飼料能量蛋白太高,會使母豬生長過快,產生大量生長激素,與妊娠激素相對抗,影響胎兒發育,甚至造成胎兒死亡流產等,所以應該限飼,在2公斤左右/天),環境保持安靜(最好是單養),免于驚動。更不能轉群,如確實需要轉群,應安排在8天或28天后進行。該階段也應該單獨飼養,即單欄飼養,最好是6平方米以上的發酵床欄舍單獨飼養,有一個活動空間,實踐證明,限位欄有其局限性,不能增加母豬的活動空間,造成母豬產后站立不起,蹄腳無力,都是缺少鍛煉所造成的。
28~95天階段是妊娠母豬膘情調整期和穩定期,對胖瘦母豬進行調膘,對3分以下及4分以上的種豬做出標記,要求飼養員增減飼料喂量,調整膘情,該階段母豬膘情應該控制在3~3.5分之間,飼料量在2.2~2.5千克間,同時在母豬飼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添加劑,例如5~10%的活力99保健液,有助于增進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強免疫力。(這一階段胎兒還沒有進入快速發育期,是調整膘情的好時期),該階段對于母豬膘情好的,可以加大粗飼料的喂量,以便造成母豬過肥,同時可以降低飼養成本。整個懷孕期母豬增重控制在30到40公斤為好。
95天后,是胎兒迅速增長時期,母豬也應儲存一定的能量為哺乳期打下基礎。因此要加大喂養量,要求母豬基本上達到自由采食,即3.5~4.2千克/天(保健液可以適量增加,但不建議超過10%)。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仔豬初生重量,為以后仔豬的日增重和育成率的提高打下基礎;但是過度喂養也不應該,過度喂養也不能促進胎兒出生體重,關鍵是看整個妊娠全期的平衡飼喂。同時,在營養方面應注意鈣、磷保持平衡、注意添加多種維生素。該階段的膘情應控制在3.5~4分左右,不能偏瘦,更不能過肥。
妊娠期注意多喂點青綠飼料,一是補充維生素,二是增加粗纖維,以防止便秘等。
下表為妊娠母豬的飼料營養水平
階段 |
粗蛋白% |
消化能 |
鈣% |
磷% |
賴氨酸 |
妊娠期
哺乳期 |
15.06
16.92 |
3.08
3.27 |
0.67
0.77 |
0.30
0.40 |
0.67
0.73 |
可見,在妊娠前期,應該供給低能和粗飼料略低的飼料,摻點粗飼料如啤酒糟發酵料,發酵豆渣等即可,也可使用發酵木薯渣。
母豬各階段的自配飼料配方請你查看我們另一本資料《動物低成本保健快速養殖技術》或登錄我們的網站www.fjc001.com。
妊娠期的注意事項:
1.對妊娠母豬的態度要溫和,不要打罵和驚嚇。
2.飼料要穩定,質量要優良,不能用霉變飼料,必要時或使用優質發酵豆粕來配制飼料,增加活性肽飼料(活力99保健液和粗飼料降解劑發酵的豆粕),飲水要清潔衛生。
3.細心飼養,精心觀察,做到有病早治。
4.產前疫苗接種工作,及驅蟲工作要到位。
5.冬季防寒保暖(南方一般在0度以上,只需要簡單的密封即可),夏天要降溫防暑(如濕簾、吊扇或風機)。
6.預產前5~7天進入專用發酵床產房中(與保育結合的發酵床)。
7.注意保持發酵床表面相對干爽,不揚塵即可,及時人工輔助掩埋糞便等操作。
9.1.7 母豬分娩前準備工作
分娩和哺乳在專用的發酵床分娩和哺乳欄舍中進行。
懷孕110天后,就要及時趕到相應的分娩和哺乳期發酵床欄舍中,趕到該欄舍中的限位欄中,進行觀察飼養和適應。
同時,飼喂量也要慢慢減少喂量到每天2公斤(或防止便秘),直至分娩當天減少到2千克。但是,膘情較差的,乳房看上去判斷可能沒有多少奶水的不能減料,反而要加料,特別要補充一些動物性蛋白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預防性藥物,如神奇母仔寶,預防產后疾病和奶水不足。
上產床前,除了常規的消毒操作(產床提前三天消毒后保持干燥,分娩前母豬陰戶消毒,母豬奶頭消毒,產后吃初乳前奶頭涂抹少量的保健液,以讓有益細菌第一時間在仔豬的腸道中占據優勢),還可以噴霧一些保健液,讓環境以有益微生物為主。仔豬出生后第二、三天,也可以用手持式微型噴霧器,每頭對嘴噴霧一下,讓其嘴中粘點有益微生物,吃進腸道后,可以減少黃白痢的發生。
母豬產前對產房和產床消毒沖洗,如用1克毒菌清稀釋10公斤清水的比例擦洗陰戶和乳頭,檢查保溫箱及保溫燈(或電熱板)是否正常,最好能有個溫度計顯示。
9.1.8 母豬分娩及哺乳期管理
母豬產仔持續時間約3~5個小時,當仔豬出生時,先用干凈的毛巾擦掉仔豬鼻端和口腔內的黏液,然后擦干全身的黏液.斷臍時將臍帶中的血液反復擠向仔豬腹部方向,在距離腹部5~6厘米處剪斷,用5%碘酊消毒.仔豬出生后要讓其盡快吃足初乳,為以后的生長創造條件.
遇到母豬難產時要實行助產,可先注射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產出仔豬;或進行人工助產,助產時要剪好指甲、消毒、涂上潤滑劑,五指并攏成錐形,慢慢伸入陰道及子宮內,拉住胎兒,順著母豬子宮收縮的節奏輕輕拉出仔豬。
接下來分娩后的一周內是母豬從分娩應激中適應過來的時期,此階段過量飼喂對母豬腸道反而不好而可能引起傷食癥,導致哺乳期食量減少,造成奶水不足,加上這第一周的乳豬吮奶量不大,所以,應該少量飼喂,同時,從泌乳原理上看,泌乳的決定因素是相關的泌乳激素,采食量再大也不能增加泌乳,反而過量飼喂會影響后續采食量,所以,一般經驗是分娩當天2千克/天,以后每天增加0.5千克。進入分娩后2~4周時,自由采食,但也不能超過2+0.4×(帶仔數)。
炎熱天氣避免在中午喂食。
應該盡量避免在泌乳期(哺乳期)增重,一旦增重,就可能在哺乳期發情,這就意味著斷奶后2周內不會發情,所以,應該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這就要做到科學喂養。
妊娠110天至產仔當天和哺乳期母豬的飼喂方案見表,注意事項:⑴妊娠90天后喂哺乳母豬料;⑵視胎次不同調整飼喂量,哺乳期喂料量=2+0.4×(帶仔數);⑶在產房的母豬特別需要關照,全天24小時不斷水,產仔后第一天母豬的飼喂量1~2.5千克,在接下來的5天內,飼喂量以每天增加0.5千克的速度上升,在哺乳期第10~12天,飼喂量應該達到最大值6.5千克左右,增加飼喂量應根據每頭母豬的不同情況而定,斷奶當天減少喂量有利于發情配種。
表:妊娠110天到產仔當天和哺乳期母豬的喂料方案
|
階段 |
1胎 |
2胎 |
3胎 |
妊娠期
哺乳期 |
110天到產仔
產仔當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以此類推,到最終的每天最高6.5公斤飼料。 |
1.0
0.5
1.0
1.5
2.0
2.5
3.0
3.5 |
1.5
0.5
1.5
2.0
2.5
3.0
3.5
4.0 |
2.0
0.5
2.0
2.5
3.0
3.5
4.0
4.5 |
喂養中盡量注意觀察母豬膘情,不要增重,視情況適當增減飼料。
自由采食后,夏天由于天氣炎熱,影響母豬采食量,這就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喂法(有條件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3%~5%的油脂以增加飼料能量),一天最好喂4餐,來增加采食量,同時采用濕喂法。其他季節最好一天3餐。最好晚上喂一次夜食,母豬晚有飽感,便于哺乳。
五、
分娩的仔豬的管理
1.接產,用消毒好的用具接產,清除口腔及全身黏液,使仔豬呼吸暢通。
2.斷臍:仔豬出生后,用手鈍化掐斷臍帶,留長度為4~6厘米,傷口用碘酊消毒。
3.剪牙:仔豬出生后,必須剪掉犬牙,以免咬傷母豬乳房或在相互咬打中咬傷對方,不過,對于非常弱小的仔豬可以不剪,以便在爭搶乳頭時占優勢。
4.有條件的可以斷尾,留1/3長,可防止咬尾現象。
5.必要時剪耳號。
6.固定乳頭,吃足初乳,初乳為母豬分娩后3天內的淡黃色乳汁,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完全吸收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促進仔豬免疫力提高,所以,應該徹底清洗乳頭,同時讓所有的仔豬吃足初乳,把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面的乳頭,強壯體大的固定在后面的乳頭。
7.去勢:公仔豬出生七天后,應該去勢,應激小,傷口愈合快,這時母乳抗體高,傷口不易感染。母仔豬可以不需要去勢。
8.補鐵:鐵在仔豬體內儲備不足,易引起仔豬貧血、下痢、生長停滯,嚴重時可以引起仔豬死亡。及時補鐵非常重要,一般是在仔豬出生后1~3天內肌注射鐵劑,如牲血素,5~7天注射一針肥。
9.保溫:仔豬適宜的溫度為:第一周35度,第二周31度,第三周27度,第四周25度,保溫措施為:調節后產房的環境溫度,建立保溫箱小氣候(保溫燈或電熱板)。
10.補料:補料可以彌補母乳的不足,鍛煉仔豬的消化器官,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進胃腸發育,防止下痢,減少應激,縮短哺乳期,提高斷奶重,提高種豬的繁殖率,補料開始時間可以在產后的5~7天,選用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乳香味濃,添加保健成分的優質顆粒飼料為宜。補料開始以誘食為主,少喂勤添為原則。
11.斷奶:提前斷奶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率和繁殖率,減少仔豬疾病,提高利潤,專業飼養場應在21~28日齡斷奶;蛘吒鶕闆r在35~45日齡斷奶。
六、
分娩與哺乳期仔豬的管理
由于母豬的糞尿和仔豬的糞尿都是排放到發酵床中,盡管這樣可以有助于仔豬提高免疫力,獲得本場內的特異性免疫抗體,但如果遇到弱仔豬,或天氣、飼料不純(發霉)等其他應激情況,也可能會適得其反,尤其是仔豬大面積和大量地接觸沒有來得及掩埋的母豬的糞尿時,可能產生副作用。
所以,要求仔豬產下后,盡量在三天內讓所有的仔豬都吃足母豬的初乳,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是重中之重,注意是所有的仔豬都要吃足初乳,不能落下一頭不吃,這就要求人工輔助,照顧弱仔豬吃到初乳,進行奶頭調整等,如果因為母豬初乳不足,或產后無奶的情況,最好是進行寄養,用其他母豬的奶水進行喂養,同時喂人工奶,人工哺乳的配方:鮮牛奶或奶粉沖液1000毫升,鮮雞蛋1個,魚肝油5~10克,葡萄糖20克,微量元素鹽溶液5毫升,豬用復合維生素(按產品說明添加)有條件的最好在人工乳中加入10%的母豬血清。
如果沒有及時吃到初乳,仔豬可能會產生嚴重病情,加上如果治療數天沒有效果的話,不如及早放棄,以免更大損失.如果形成僵豬,將來的損失會更大。
母豬無奶:也可以采用其他催奶的方法,如海帶加小魚蒸湯等方法催奶,或到市場上獸醫店中尋找相關的催奶藥物(如神奇母仔寶),注意多咨詢當地的獸醫,就地確診更好,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母豬無奶多是產前營養沒有管好。
初乳可以讓仔豬獲得被動免疫,保證哺乳期得病率少和體質健壯,也是保證今后保育和育肥期生產性能最優化的重點。
其次,要求及時處理至少是大部分的母豬排泄物,如母豬的糞便及時人工輔助進行掩埋和分散,盡量不要讓仔豬一次性大量接觸母豬糞便,但我們也不能把母豬的糞便看成是毒藥,不能談糞色變,仔豬適當接觸母豬糞便,其實也是一種鍛煉機體免疫力,提高抗體水平的過程之一,(打疫苗也是同樣的道理),加上仔豬如果有母豬初乳作為保障,所以可以放心小量接觸,沒有問題。
母豬斷奶階段:斷奶當天早上供料,晚上不供料,母豬在饑餓狀態下很快會發情,以后給母豬供給3~3.5千克的哺乳期母豬料,進行催情,刺激卵泡發育和發情。
為了防止母豬掀翻保溫箱和吃仔豬的保育料,我們在母豬發酵床設立了一個母豬無法進去的保育區,使用豎著的鐵欄隔離,將保溫箱和補料盤放在保育區內,仔豬可以穿過隔離鐵欄到母豬身邊吃奶、玩耍,母豬卻不能進入保育區。平面設計見圖:


七、
保育仔豬的飼養管理
保育欄中的發酵床管理同普通育肥豬的發酵床管理,只是也要求與母豬發酵床一樣,相對墊料表層的含水量要少一些,相對育肥豬發酵床表層的墊料要更為干爽一些。
同時,保育豬愛動,可以放一些玩具如硬質彩球讓其玩耍,或定期放一些皇竹草或牧草等讓其爭玩,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25日齡時,在教槽料中摻入乳豬飼料進行過渡,到28日齡斷奶,仔豬繼續留在產床上,只把母豬趕走,仔豬繼續在產床上停留7天左右,慢慢增加乳豬飼料的用量,同時,采用濕喂法,即乳豬顆粒飼料,料水比為1比2,同時,每2公斤乳豬飼料,加100克保健發酵液(5%用量)、適量金賽維,直到35日齡時,即留在產床上7天后,做到基本使用乳豬飼料。
28日齡的斷奶當天,在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補鹽液、支原凈50-125ppm+阿莫西林100ppm進行應激預防。
35日齡后,把仔豬趕到保育欄發酵床中,繼續使用乳豬飼料(加100克保健發酵液、適量金賽維),當天飲水中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補鹽液、支原凈50-125ppm+阿莫西林100ppm進行應激預防。
直到50日齡時,改用小豬飼料。但在改用的過程中,也要有個過渡,即在45日齡時,在乳豬飼料中摻入自配的小豬飼料適量,慢慢增加小豬飼料的添加比例(如從10%增加到30%),直到50日齡時,基本使用小豬飼料100%。
乳豬采食量參考表:
乳豬飼料喂量參考表
乳豬體重(千克) |
大致每頭每天喂量(克) |
乳豬體重(千克) |
大致每頭每天喂量(克) |
2-2.5 |
15g教槽料 |
6-7.5 |
350g教槽料加乳豬料 |
2.5-3 |
20g教槽料 |
7.5-9 |
425g教槽料加乳豬料 |
3-4 |
25g教槽料 |
9-11 |
500g乳豬料 |
4-5 |
25g教槽料 |
11-13 |
600g乳豬料 |
5-6 |
28g教槽料加少量乳豬料 |
13-15 |
700g乳豬料 |
教槽料和乳豬飼料中也要另外添加免疫多維和酶制劑產品,這是因為乳豬腸道發育在此階段極不完善,需要補充維生素、益生菌(上述的保健液,已經包含酶)來促進腸道發育和幫助消化吸收。
教槽料和乳豬飼料中雖然說已經添加了維生素、酶、微生態制劑,但這三種添加劑屬于熱敏性添加劑,在制粒過程中,損失巨大,一般不要輕信廠家說的有保護措施不會失活。
中小型豬場一定要購買正規優質的教槽料和乳豬料。不能自己配制教槽料和乳豬料,因為乳豬需要熟化飼料或膨化大豆,否則豆粕中的抗原蛋白會造成乳仔豬腹瀉大大增加,熟化工藝在一般中小型豬場不容易做到,同時,教槽料和乳豬料中需要用到優質的魚粉和乳清粉,這些都不是一般用戶可以購買得到的。讓仔豬吃到優質、足夠教槽料是保證健康快速增重的重要技術。
乳豬不怕熱,加上添加量少,所以,夏天也可以在乳豬飼料中添加5%保健液。
八、
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種公豬欄中的發酵床管理同普通育肥豬的發酵床管理,只是也要求與母豬發酵床一樣,相對墊料表層的含水量要少一些,相對育肥豬發酵床表層的墊料要更為干爽一些。種公豬的發酵床欄舍面積不能太小,至少8平方米,建議達到20平方米面積以上,保證有足夠的活動和交配空間。
同時,為了增強公豬體質,提高精子質量,延長使用壽命,可以放一些玩具如硬質彩球讓其玩耍,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種公豬對熱的調控能力很差,給配種公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公豬對高溫應激特別敏感。公豬精子的發生、形成、發育和成熟至少需要40天左右的時間。睪丸外側的附睪具有轉運、成熟、貯存和獲得精子的作用,精子在附睪中移動需要12天。一旦公豬熱應激2個~3個星期后還沒有被察覺,當熱應激情況發生時,必將導致精子活力、精子總數和精子密度下降,同時不正常精子濃度上升。因此一旦種公豬熱應激,精液的質量和數量回到正常一般需要7周~8周。在實踐中預防熱應激對公豬的影響主要采取以下五項措施:
①、調節空氣進出量和風扇速度,使空氣的流動速度在正常范圍。
②、發酵床豬舍不能在舍內滴水,但可以采取噴霧方式降溫。
③、在春季準備調試好各種降溫措施和方法。a調試和潤滑用于降溫的各種機械設備;b清洗自來水濾器并修理遮陽棚,檢查舍內外的通風,檢查所有的溫度計和防控措施,保證都在合適的狀態。
④、每天的配種時間盡量早,以保證足夠的時間完全配種,發情檢查程序要在上午9:00之前完成。
⑤、下午的配種是保證最優分娩率的最重要因素,并且要在發情旺時配種。
夏天注意發酵床表面濕度,太干要及時灑水和保健液,噴霧保健液稀釋液也是一種降溫方法。
當然,在夏天,也要注意發酵床欄中預留的水泥地面的衛生,注意清掃水泥地面上的多余木屑,保持干凈清爽的環境,水泥地面上是種公豬夏天經常呆的地方,注意衛生干凈。
9.5.2 公豬的使用守則
①、8月齡~12月齡3次/周,配1頭母豬;
②、12月齡以上5次/周~6次/周,配2頭母豬;
③、每次配種后(配完一頭母豬),公豬都要休息1天;
④、當母豬已經發情并配種1次或兩次后,如果拒絕與公豬配種,不能用另一頭公豬替換;
⑤、特別注意觀察公豬的熱應激和明顯的性欲減退情況,在此種情況下公豬就要休息。
密切關注公豬使用卡,做好母豬18天~24天返情和30天妊娠診斷的檢查,這些指標是反映公豬狀況的很好的信號。在一段時間內,不同公豬配種母豬的受孕率是不同的。一般不滿12月齡的青年公豬還未達到體成熟,只有當青年公豬體成熟后,射精量和精子密度才能達到最大量。過度使用12月齡之前尚未體成熟的青年公豬,會降低母豬受孕率、配種分娩率和產仔數。為了達到最佳的受孕率,在連續兩次上午配種的20小時~24小時之前,使公豬盡量恢復體況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保證一次有足夠的射精量,提高精子密度并保證受精率。
9.5.3 公豬的輪休
公豬每使用一次,都要在公豬使用頻率表上作記錄,對公豬使用頻率表要進行定期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實施公豬定期輪休,這樣有助于管理所有與配母豬和合理化管理公豬。
每周的配種和發情檢查都需要公豬,每周公豬的輪休必須是均衡的,有條理的,因為公豬每天都需要按頻率使用表上的記錄來安排休息。
應用公豬使用頻率表對公豬進行全面的評價,評價結果將會被應用到公豬配種使用方案中去。配種任務繁重的生產線上和發情鑒定線上種公豬要交換使用。
公豬需要休息的條件:
①、生病、腿瘸和逐漸消瘦的公豬;
②、配種緩慢的公豬;
③、過度使用的或公豬使用頻率表顯示需要休息的公豬,因為這些公豬已經達到了它的最大使用頻率。
公豬一般休息1天~7天,如果由于疾病或損傷,可以休息長達4周,健康正常的種公豬一般不能休息兩周以上,這樣會導致短期的無精。輪休對公豬個體來說是必需的,公豬合理的輪休管理程序對保持受胎率和分娩率是必需的。作為一種管理技巧,公豬使用頻率表要能夠反映出公豬的狀態:是在休息還是在使用,以及使用的程度。
9.5.4 公豬的調教管理
豬是非常聰明并且容易調教的動物,它形成壞習慣和好習慣一樣容易。用木棍、枝條、鐵棍或者其他東西毆打或者虐待公豬,公豬會對虐待它的人有很強的攻擊性。如果公豬進入這種狀態,它將會很難被馴服,只能淘汰。
任何配種人員在公豬圈內或者哄趕公豬從一個圈舍到另外一個圈舍,時時刻刻都要小心,尤其注意公豬的頭部。公豬可以用頭和嘴嚴重傷害人。當站在公豬旁邊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它的后面,這樣它就不容易傷到人,當人站在公豬前面有一定距離的時候,公豬也是無法傷到人的。另外,在飼養管理公豬的時候,不要害怕,但是要小心它的塊頭和力量。
訓練公豬有一個良好的習慣,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公豬,每次都輕輕地拍它。如果它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一些幫助,應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它。在公豬飼養管理過程中,盡量和它交流,該表揚時應表揚、該批評時就批評。公豬需要正確的對待而不是虐待。正確的對待包括溫柔和嚴厲,溫柔和嚴厲方式的選擇適合于不同的時間和場合。
9.5.5注意滿足公豬的營養需要
種公豬的營養水平是影響精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公豬的營養中,蛋白質是最主要的,(特別是在配種旺季要注意添加動物性蛋白以提高精液品質,如每天加喂兩個雞蛋),其次是鈣和磷、維生素。要求日糧最低標準為:消化能不低于12.6MJ、蛋白質14%、賴氨酸0.5%、鈣0.95%、磷0.8%。營養水平不宜過高或過低。如蛋白質過高過低都會對精液的品種有不良影響。另外,還應該考慮維生素的含量,特別是維生素A、D、E。
9.5.6 要合理飼喂種公豬
在滿足營養的條件下要限制飼養,定時定量,每天飼喂兩次,每餐不能喂得過飽,且要求日糧體積不易過大,以免造成腹圍過大,影響配種。因此公豬的日糧要做得少而精。在非配種季節每頭日喂2~2.5公斤即可。保證24小時能夠飲水。嚴寒的冬天,要適當增加飼喂量,具體根據膘情來增減。
9.5.7 加強運動
不管是后備還是生產公豬都要進行合理的運動。運動可以增強體質,防止過肥,提高繁殖機能。當然運動量的多少應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配種旺季要減少運動,同時加強營養;后備公豬和非配種期要加強運動,在發酵床上養殖公豬面積不能太小,優勢在于公豬在發酵床上獲得傳統水泥池不能比較的運動量,且在發酵床上配種時公豬不會造成摔傷的情況。同時要調整營養。
9.5.8 公豬的免疫接種可以參考母豬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