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母豬飼料管理要點
根據母豬不同的生理階段,可將其飼養管理階段分為:生長階段、后備階段、配種階段、妊娠階段、哺乳期階段、斷奶空懷階段。
1、 生長階段
保育轉出至90千克前稱為生長階段,該階段主要的飼養任務是使其骨骼肌肉充分發育。因此,在飼養水平上必須要求提供優質、營養均衡的全價飼料,做到自由采食,飲水充足。
2、 后備階段
2.1: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① 繁殖體況的選擇:體形、體軀結構、肢蹄、乳頭、外陰、毛色等必須符合該品種特征及要求。
② 入群選擇:145—155日齡、體重95~105千克,P2點背膘厚11~13毫米。
③ 入群后管理:群養、公豬刺激、免疫接種、適時配種。
④ 如果是外購進來的后備母豬,則必須在隔離舍飼養6周以上,進行觀察(行動能力、糞便情況,精神狀態,吃料情況,呼吸情況等);同時進行免疫,第一、二周進行減少應激,如添加電解多維于飼料中,飼料使用后備母豬料,不能使用生長肥育豬料,180日齡前自由采食,180日齡后,適當限飼,以保持體況,不肥不瘦,日喂量2.5千克。欄舍中經常使用活力99保健液兌水50倍進行噴霧,造成有益微生物環境。
然后進行免疫接種,(豬瘟/偽狂犬,口蹄疫,乙腦/細小病毒),同時進行驅蟲處理;第三、五周,進入適應期,將原有豬群的母豬并入后備母豬欄,(進行微生物環境適應),或將胎衣浸水24小時后,喂后備母豬,以使后備母豬通過自然接種,來對原有豬群的病原微生物產生天然免疫;然后才能進入配種舍進行飼養。
(后備母豬快進入發情期時,如7~8月齡時,飼料最好選擇哺乳母豬料來喂,以利于催情,促進卵成熟,配種前2周,實行增料,達到3~3.5千克/天,配種后,恢復2.5千克/天,配種后才用妊娠母豬料)
⑤ 后備母豬的選擇:1、后備母豬的選拔:①從高產母豬的后代中篩選,同胎至少有9頭以上,仔豬初生重1.2-1.5千克;②足夠有效的乳頭數,后備母豬至少有6對充分發育良好、分布勻稱的乳頭,其中至少3對應在臍部以前。乳頭不開孔或內翻的小母豬不保留;③體型良好,體格健壯、勻稱,背線平直,肢體健壯整齊。臀部削尖或站立艱難的小母豬壽命短,不要利用;④身體健康,本身及同胎無遺傳缺陷;⑤外生殖器良好,180日齡左右能準時第一次發情;⑥母性好,抗逆性、抗應激能力強;⑦無特定病原病,如萎縮性鼻炎、氣喘病、豬繁殖呼吸道綜合征等。
⑥ 用育肥豬的飼料來喂后備母豬會導致以下問題:①不發情:銅過高(生殖系統的第一殺手),VE、VC、胡蘿卜素不足或缺乏;②產仔少:蛋氨酸或膽堿不足或缺乏,導致排卵少;③蹄裂:缺乏鈣和生物素導致腿部和蹄部發育不佳,種用價值降低,淘汰率高;④體型像大肥豬,能量過高。
所以,篩選后備母豬時,應該從50公斤起就分離出來。轉為使用后備母豬專用預混料來配制飼料。
催情母豬的營養要點
維生素E是第一限制性維生素,維生素E>150ppm(150克/噸)。2、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0.33%。3、維生素C>500ppm;β-胡蘿卜素>300ppm;膽堿>925ppm。
2.2:接觸公豬—初情誘導
小公豬10月齡左右,性欲旺盛,肢蹄結實,后備母豬每群5~6頭,每次接觸15分鐘后,后備母豬欄與小公豬欄應保持一定的距離,每天可進行兩次誘導,后備母豬飼喂量建議每頭2.5~3千克/天.頭,每天檢查發情情況,并作好記錄。
后備母豬160~180日齡就可以進行試情。將其趕到公豬欄進行試情誘導。
2.3;后備母豬免疫接種
后備母豬配種前40~50日齡接種“豬瘟/偽狂犬疫苗”,隔20天加強免疫一次;配種前30天接種口蹄疫苗;配種前20~30天接種乙腦/細小病毒疫苗,隔15天加強免疫一次。
也就是說:豬瘟、偽狂犬、乙腦、細小病毒等四種病毒一定要打,口蹄疫因為應激比較大,咨詢當地的防疫站后,進行選擇性在打口蹄疫苗。再根據當地疫情,選擇性地進行其他免疫接種。
2.4:驅蟲:建議一年驅蟲四次,每季度一次,因為蟲卵比較難殺死,成蟲則很容易殺死,而蟲卵孵化到成蟲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所以,每孵化一次到成蟲需要3個月,我們每3個月驅蟲一次,可以保證整個豬場沒有蟲害,注意驅蟲時,是集體驅蟲處理的。
2.4:適時配種
適時日齡為大于210日齡,體重120~130千克,P2點背膘厚:16~18毫米(3~4分膘情);第二情期以上。(這是因為母豬第一情期,即初情期的卵子發酵不完全所至)
3、 配種階段(斷奶空懷階段)
進入配種階段后,讓后備母豬、斷奶空懷母豬自由采食,每頭每天3~3.5千克飼料,提高膘情(3~4分膘情),有助于發情,并可增加排卵數量。
該階段的飼養管理要點:發情(試情)觀察,和組織配種,減少斷奶到配種的時間間隔,減少無效生產天數。
3.1:每周配種母豬群的組成
斷奶母豬:80—85%;后備母豬10%;返情,流產母豬:5—10%。
3.2:斷奶母豬
斷奶母豬是每周配種母豬的基本組成部分,要時刻關注這些母豬的發情表現,這是管理的重點部分。一般在7天內發情。
影響斷奶母豬從斷奶到配種間隔時間天數的原因:一是母豬自身的原因,如品種,胎次,哺乳期長短,哺乳乳豬數量,健康狀況,體況膘情等;二是管理因素,群養或單養,公豬刺激,發情檢查(每天上午8時,下午5時各檢查一次);三是飼養因素:上個哺乳期的營養水平,飼養的環境條件及溫度季節影響,及短期優飼。
3.3:適時配種
發現母豬出現靜立反射立即配種(因為我們所看到的母豬靜立反射不一定是第一時間出現的),即上午發現靜立反射,當天上午配種一次、下午配種一次;下午發現靜立反射,當天下午配種一次、第二天早上配種一次、下午再配種一次;
精子活力必須在0.7以上,每頭份精液80毫升、有效精子數30億個。這樣配種分娩率可以達到88%以上。
3.5:配種(輸精)前后的注意事項
配種(輸精)前必須清洗消毒母豬外陰部,具體做法是先用清水清洗,然后用0.1%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隔5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一次,并用毛巾擦干,若是本交(或采精),公豬同樣進行消毒。
如果輸精時,采用一次性輸精管瓶,并讓精液緩慢流入母豬子宮內,切忌強行擠壓輸精,以免造成精液倒流。
配種或輸精時必須保持環境安靜無干擾。
配種后及時做好記錄。
對返情的母豬要及時用試情公豬進行測試,用鼻對鼻的方式進行測試,檢查是否返情。
配種后25天即可檢查出是否妊娠。(已妊娠的母豬一般有:貪睡,溫順,尾巴下掉,陰戶回縮,皮毛光亮貼身等),25天后,已懷孕的母豬可轉到妊娠舍,因為此時已經過了著床期,轉欄后,進入妊娠中期飼養,采用營養增減來調整膘情。
4、 妊娠階段
管理要點:①做好妊娠鑒定;②防止死胎流產;③調整好種豬膘情;
母豬的發情周期平均為21天(18~25天左右)。配種后18—25天注意觀察已配母豬的發情情況,如果母豬外陰紅腫,流透明黏液,并有求偶跡象,則說明母豬已返情;否則為受孕。這很重要,不然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返情,則浪費母豬飼料。
妊娠母豬的胚胎有三個死亡高峰期:即附植期、21天左右、50—60天左右。配種后1—9天受精卵在子宮內處于游離狀態,第9天受精卵開始著床附植,直到第18天結束,在該階段母豬應該飼喂低能、優質無霉變的飼料(發酵啤酒糟發酵豆渣都可以),喂量應該控制在1.8~2.2千克之間(喂量過多,或飼料能量蛋白太高,會使母豬生長過快,產生大量生長激素,與妊娠激素相對抗,影響胎兒發育,甚至造成胎兒死亡流產等,所以,應該限飼,在2公斤左右/天),環境保持安靜(最好是限位欄單養),免于驚動。更不能轉群,如確實需要轉群,應安排在8天或28天后進行。該階段也應該單獨飼養,即單欄飼養,最好是6平方米的欄舍單獨飼養,有一個活動空間,實踐證明,限位欄有其局限性,不能增加母豬的活動空間,造成母豬產后站立不起,蹄腳無力,都是缺少鍛煉所造成的。
28~95天階段是妊娠母豬膘情調整期和穩定期,對胖瘦母豬進行調膘,對3分以下及4分以上的種豬做出標記,要求飼養員增減飼料喂量,調整膘情,該階段母豬膘情應該控制在3~3.5分之間,飼料量在2.2~2.5千克間,同時在母豬飼料中添加10%的活力99保健液,有助于增進腸道微生態平衡,增強免疫力。(這一階段胎兒還沒有進入快速發育期,是調整膘情的好時期)
95天后,是胎兒迅速增長時期,母豬也應儲存一定的能量為哺乳期打下基礎。因此要加大喂養量,要求母豬基本上達到自由采食,即3.5~4.2千克/天(同時添加10%保健液,但保健液不得過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仔豬初生重量,為以后仔豬的日增重和育成率的提高打下基礎;但是過度喂養也不應該,過度喂養也不能促進胎兒出生體重,關鍵是看整個妊娠全期的平衡飼喂。該階段的膘情應控制在3.5~4分左右,不能偏瘦,更不能過肥。
妊娠期注意多喂點青綠飼料,一是補充維生素,二是增加粗纖維,以防止便秘等。
飼喂標準如下:
表1:不同胎次,不同季節母豬的飼喂量
妊娠期母豬 |
1胎 |
2~3胎 |
大于4胎 |
夏天 |
春秋 |
冬天 |
夏天 |
春秋 |
冬天 |
夏天 |
春秋 |
冬天 |
0~28天 |
1.7-1.8 |
1.8-2.2 |
2.2-2.3 |
1.7-1.8 |
1.8-2.2 |
2.2-2.4 |
1.8-2.0 |
2.0-2.3 |
2.3-2.5 |
29~95 |
2.0-2.2 |
2.2-2.3 |
2.3-2.5 |
1.8-2.0 |
2.0-2.3 |
2.3-2.5 |
1.9-2.0 |
2.0-2.3 |
2.3-2.5 |
95~112 |
3.0 |
3.0-3.3 |
3.0-3.5 |
3.0-3.5 |
3.3 |
3.3-3.5 |
3.6 |
3.7 |
3.7-4.2 |
表2:妊娠母豬的飼料營養水平
階段 |
粗蛋白% |
消化能 |
鈣% |
磷% |
賴氨酸 |
妊娠期
哺乳期 |
15.06
16.92 |
3.08
3.27 |
0.67
0.77 |
0.30
0.40 |
0.67
0.73 |
可見,在妊娠前期,應該供給低能和粗飼料略低的飼料,摻點粗飼料如啤酒糟發酵料,發酵豆渣等即可,也可使用發酵木薯渣。
妊娠期的注意事項:
① 對妊娠母豬的態度要溫和,不要打罵和驚嚇。
② 飼料要穩定,質量要優良,不能用霉變飼料,要加脫霉劑的,必要時或使用優質發酵豆粕來配制飼料,增加活性肽飼料(活力99保健液和粗飼料降解劑發酵的豆粕),包水要清潔衛生。
③ 細心飼養,精心觀察,做到有病早治。
④ 產前疫苗接種工作,及驅蟲工作要到位。
⑤ 冬季防寒保暖(南方一般在0度以上,只需要簡單的密封即可),夏天要降溫防暑(如濕簾、吊扇或風機)。
⑥ 預產前5~7天清洗干凈產床,消毒后才能進入產床。
5、產仔及哺乳階段:
5.1:產前準備
112天后,要慢慢減少喂量到每天2公斤(或防止便秘),直至分娩當天減少到2千克,以后一周內是母豬從分娩應激中適應過來的時期,此階段過量飼喂對母豬腸道反而不好,并可能使將來正常的泌乳期反而采食量減少,加上這第一周的乳豬吮奶量不大,所以,應該少量飼喂,同時,從泌乳原理上看,泌乳的決定因素是相關的泌乳激素,采食量再大也不能增加泌乳,反而過量飼喂會影響后續采食量,所以,一般經驗是分娩當天2千克/天,以后每天增加0.5千克。進入分娩后2~4周時,自由采食,但也不能超過2+0.4×(帶仔數)。
炎熱天氣避免在中午喂食。
應該盡量避免在泌乳期(哺乳期)增重,一旦增重,就可能在哺乳期發情,這就意味著斷奶后2周內不會發情,所以,應該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這就要做到科學喂養。
上產床前,除了常規的消毒操作(產床消毒,母豬陰戶消毒,母豬奶頭消毒,奶頭涂抹少量的保健液,以讓仔豬第一時間讓其腸道中有益細菌占優勢),還可以噴霧一些保健液,讓環境以有益微生物為主。仔豬出生后第二、三天,也可以用家用噴霧器,每頭對嘴時噴霧一下,讓其嘴中粘點有益微生物,吃進腸道后,可以減少黃白痢的發生。
母豬產前對產房和產床消毒沖洗,如用0.1%高錳酸鉀擦洗陰戶和乳頭,檢查保溫箱及保溫燈(或電熱板)是否正常,最好能有個溫度計顯示。
5.2:接產技術
母豬產仔持續時間約3~5個小時,當仔豬出生時,先用干凈的毛巾擦掉仔豬鼻端的口腔內的黏液,然后擦干全身的黏液.斷臍時將臍帶中的血液反復擠向仔豬腹部方向,在距離腹部5~6厘米處剪斷,用5%碘酊消毒.仔豬出生后要讓其盡快吃足初乳,為以后的生長創造條件.
遇到母豬難產時要實行助產,可先注射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產出仔豬;或進行人工助產,助產時要剪好指甲、消毒、涂上潤滑劑,五指并攏成錐形,慢慢伸入陰道及子宮內,拉住胎兒,順著母豬子宮收縮的節奏輕輕拉出仔豬。
5.3:飼喂方案
妊娠110天至產仔當天和哺乳期母豬的飼喂方案見表,注意事項:⑴ 妊娠90天后喂哺乳母豬料;⑵ 視胎次不同調整飼喂量,哺乳期喂料量=2+0.4×(帶仔數);⑶ 在產房的母豬特別需要關照,全天24小時不斷水,產仔后第一天母豬的飼喂量1~2.5千克,在接下來的5天內,飼喂量以每天增加0.5千克的速度上升,在哺乳期第10~12天,飼喂量應該達到最大值6.5千克左右,增加飼喂量應根據每頭母豬的不同情況而定,斷奶當天減少喂量有利于發情配種。
表:妊娠110天到產仔當天和哺乳期母豬的喂料方案
|
階段 |
1胎 |
2胎 |
3胎 |
妊娠期
哺乳期 |
110天到產仔
產仔當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
1.0
0.5
1.0
1.5
2.0
2.5
3.0
3.5 |
1.5
0.5
1.5
2.0
2.5
3.0
3.5
4.0 |
2.0
0.5
2.0
2.5
3.0
3.5
4.0
4.5 |
6、 仔豬的管理
⑴ 接產,用消毒好的用具接產,清除口腔及全身黏液,使仔豬呼吸暢通。
⑵ 斷臍:仔豬出生后,用手鈍化掐斷臍帶,留長度為4~6厘米,傷口用碘酊消毒。
⑶ 剪牙:仔豬出生后,必須剪掉犬牙,以免咬傷母豬乳房或在相互咬打中咬傷對方,不過,對于非常弱小的仔豬可以不剪,以便在爭搶乳頭時占優勢。
⑷ 有條件的可以斷尾,留1/3長,可防止咬尾現象。
⑸ 必要時剪耳號。
⑹ 固定乳頭,吃足初乳,初乳為母豬分娩后3天內的淡黃色乳汁,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可被完全吸收的免疫球蛋白,可以促進仔豬免疫力提高,所以,應該徹底清洗乳頭,同時讓所有的仔豬吃足初乳,把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面的乳頭,強壯體大的固定在后面的乳頭。
⑺ 去勢:仔豬出生七天后,應該去勢,應激小,傷口愈合快,這時母乳抗體高,傷口不易感染。
⑻ 補鐵:鐵在仔豬體內儲備不足,易引起仔豬貧血、下痢、生長停滯,嚴重時可以引起仔豬死亡。及時補鐵非常重要,一般是在仔豬出生后1~3天內肌注射鐵劑。
⑼ 保溫:仔豬適宜的溫度為:第一周35度,第二周31度,第三周27度,第四周25度,保溫措施為:調節后產房的環境溫度,建立保溫箱小氣候(保溫燈或電熱板)。
⑽ 補料:補料可以彌補母乳的不足,鍛煉仔豬的消化器官,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進胃腸發育,防止下痢,減少應激,縮短哺乳期,提高斷奶重,提高種豬的繁殖率,補料開始時間可以在產后的5~7天,選用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乳香味濃,添加保健成分的優質顆粒飼料為宜。補料開始以誘食為主,少喂勤添為原則。
⑾ 斷奶:提前斷奶可以提高母豬的利用率和繁殖率,減少仔豬疾病,提高利潤,專業飼養場應在21~28日齡斷奶。
7、 斷奶階段:
斷奶當天早上供料,晚上不供料,母豬在饑餓狀態下很快會發情,以后給母豬供給3~3.5千克的哺乳期母豬料,進行催情,刺激卵泡發育和發情。